美国是一个没有资源的国家,它的地底下早就挖空了,资源只能全部依靠进口。
因为它能持续控制、占有并消耗全世界三分之一的资源,才成就了自己的强大。
跟美国人做买卖,好比跟一个兜里没有钱却又十分强悍的人打麻将一样,你肯定是稳赔不赚。
因为,你如果赢了,他就动手,要你的命。
中国购买那么多美国国债,美国人偿还债务的方式如下:
第一,赖。不卖东西,让你拥有的美元自然贬值,或者干脆把你在美国的投资“次贷”分掉。
第二,拖。“美国国债”是国家信用,不能“次贷”,那么利滚利,越滚越多,但就是不还,因为它也没东西可还。
第三,到了一定程度,把中国政府搞垮,一了百了!
我放一个帖子在这里等。购买美国国债越多,共产党越危险。共产党一垮台,中国国家主权丧失,社会动乱,像阿富汗、伊拉克一样沦为美国人的奴隶!中国人民将万劫不复!
事实摆在面前,美国人煽动西藏动乱,卖武器给台湾,支持法轮功,民运,控制网易、腾讯、新浪等主流媒体,误导、要挟中国ZF,甚至明目张胆地收留“东突”恐怖分子!其搞垮中国的用心,已经到了最下流、最不要脸的程度!
美国人还没有翻脸,是因为中国的资源还没有榨干,还有利用价值。但中国如果再不警醒,再不用脑子独立思考,那么等着给中国准备棺材!
一、美国人对中国掏挖
美国人对中国进行“用纸张换财富”的经济侵略,对中国掏挖。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四年来美国人发动这场侵略战争的若干步骤:
第一,热钱涌入,收购中国。印刷钞票(美元),利用中国的汇率制度缺陷,无条件兑换成人民币,相当于是直接在中国印钞票。印了多少?1.9万亿美元!兑换成15万亿人民币。而2004年中国所有的居民储蓄也不过7万亿人民币,四年内中国的居民储蓄暴涨到20万亿,其中三分之二是美国人持有!美国人向中国印刷的钞票,比中国所有的居民储蓄加起来还要多出一倍!
美国人用这些钱收购中国的战略产业,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哄抬房市和股市,洗劫中国居民储蓄。这样一来,大半个中国的财富就到了美国人的手里。
第二,锁定中国“卖国”所赚得的美元。中国“卖国”之后赚得了1.9万亿美元,但如果中国用这个美元去买东西,那美国就会破产。但美国人毫无顾忌,因为美元是美国央行的负债,美国不出口,美元就会买不到东西。在中国拥有巨额美元的情况下,美国人牢牢锁定这些美元的购买力,让石油涨价,让美元贬值。美元连续四年“跌跌不休”。
第三,巧*豪*回收中国的美元。石油涨价是最主要的手段。油井都是美国人控制的,石油也在美国纽约交易。在向中国输出通货的四年内,石油从20美元一桶暴涨到140美元一桶。另外还有,8000万件衬衣换一架波音飞机,你不要还不行,因为美国人不卖东西,中国储备的美元就是废纸。储备美元就已经授人以柄,你只能让人漫天要价。
在发动全面的“次贷危机”之前,美国人决心让石油涨到200美元一桶,造了很多舆论,甚至不惜和伊朗制造摩擦。如果没有后来的“次贷危机”彻底洗劫中国的外汇储备,石油200美元一桶是呼之欲出。
第四,彻底洗劫中国的外汇储备。石油过渡涨价,会造成海湾美元泛滥,为了避免造成新的危机,美国人想了一个比石油涨价更好的方法。那就是花言巧语骗中国的外汇去美国搞“金融组合投资”。
中国的外汇被弄到美国之后,美国立马将其分掉,同时发明了一个新的名词,叫“次贷危机”。不管有没有来得及“次贷”,把假帐一做,就说中国人的投资没了。奥运前夕,美国突然宣布“两房贷款”报销了中国3763亿美元,狠宰了中国一把。
后来美国人觉得“次贷”太露骨,改口叫“金融危机”。
中国的外汇储备完蛋,石油价格立马回落。“两房贷款”宣布第二天,油价一下从140美元直线跌到110美元。美国人是那么的迫不及待,得意忘形,丝毫不怕中国人看出破绽。
第五,巩固侵略成果。经过所谓的“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是“货也没了,钱也没了”,大半个中国的财富白白落入了美国人的手中。
这时候,美国人不失时机促成新一轮“中美经济战略对话”,王岐山说“希望美国保护中国在美国财产的安全”,这也是有人误导的,其用意很简单,美国“保护”中国,中国要对等回报,要保护美国人“白白得到的大半个中国的财富”的安全。
第六,要挟中国让人民币贬值,继续为美国奉献顺差。洗劫中国的外汇储备之后,美国人为了继续榨取中国的资源,突然撤走在东莞的订单,中国猝不及防,乱成一团。美国人放出风声,要求中国让人民币重新贬值,以便为美国奉献新一轮顺差。
二、美国人的舆论误导与政治讹诈
舆论误导、政治讹诈与美国人的侵略行动如影随形。美国人的操作可以说是酣畅淋漓,天衣无缝。
第一,顺差是政治问题。把中国的货物运到美国,然后支付美元,利用中国储备美元的汇率制度缺陷,让出口商拿到这些美元,无条件兑换成人民币,让出口商得到人民币以后,就可以继续利用中国的资源完成再生产。央行拿了美元,自己又没有进口能力,只好变成储备。美国不兑现这些外汇储备的购买力,中国手里的美元就是废纸。
这明明是美国人故意设计好的圈套,通过“储备——顺差”掠夺中国资源,美国人不考虑出口还债,用行动平衡贸易顺差,却离题万里说“顺差是政治问题”。中国倒好,不但不觉得上当,还顺着套子往里钻,说“顺差不是政治问题,我就是要积累顺差”。
美国人乐翻了腰。
《经济学人》,鬼佬们养的一条狗,你要听它的,它就会像《木偶奇遇记》里边的瞎了眼的猫和瘸了腿的狐狸一样,让你把金币种到“奇怪的田里”去。
我第一次读《木偶奇遇记》才八岁,我对猫和狐狸的花言巧语深信不疑,金币种到“奇怪的田里”没有长出金币来,连“种子”也“不见了”,我怪自己运气不好。三十年后我给女儿重买这本童话,看到这个环节,我知道,坏了,“瞎了眼的猫”和“瘸了腿的狐狸”肯定是装出来的,要不怎么会这么巧?后来果然,匹诺曹一转身,猫的眼睛是贼溜的,狐狸的腿也利索得很!
经过这次所谓的“金融危机”,我们的当局者应该成长,从八岁长到三十八岁,那我们的亏就没有白吃。
第二,猪的蓝耳病。明明是美国人在中国印刷钞票,抢购中国所有值钱的东西,导致物价飞涨,连续印刷15万亿人民币以后,猪肉价格都涨了!为了掩人耳目,有人马上抛出谬论,说猪肉涨价是因为“猪的蓝耳病”!我们的领导还真去考察猪的耳朵是不是变蓝了,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第三,牛市还在半山腰。美国人是在1000点建的仓,搞了许多基金,买通了许多“经济学家”,三下五去二,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就把股市哄抬到了4000点。温总理英明,印花税加到3%,把美国人全部套牢。
怎么办?出现了一个名词,叫“半夜鸡叫”,把总理贬为“鸡”。那么多媒体都忽悠,好像受害的都是中国股民。三人成虎,总理也扛不住了。而且美国人在短短几天之内几千亿美元进来救市,硬是死里逃生。把一千点买进来的纸条条,哄抬到6000点全部卖给中国人。
为了保障热钱的安全,美国人发明了“外汇掉期交易”,07年8月17日掉期交易实施,20日股市应声冲到5200点,并且传出“牛市还在半山腰”。这个“半山腰”以后,美国人就开始慢慢出货了,但所有的媒体还在拚命忽悠。
2万元的人都进股市了,中国的居民储蓄已经所剩无几了,一家伙,把所有的人都套住,股市从6000点一下跌回5000点。每次收盘的时候放量暴跌,中国的股民在迷惘之中越套越深。
这时候,我才想明白了一个问题,新浪、网易、搜狐、腾讯,一开始就是赔钱,而且年年赔钱,但股票却一个劲往上涨,美国人是傻子?
杨小凯说这是“新经济”,我怎么也不明白。但现在我明白了,美国人赔钱搞访问量,就是为了控制舆论。美国搞这几家媒体,才不过百把亿美元,在股市上一捣腾,一下搞到了上万亿美元!真正的大手笔!
早在07年7月,国资委有人跟我打赌,说股市如果年前跌回4000点,他请客,否则我请。我说,让我想一天。第二天我答复他,我愿意赌,而且不是跌回4000点,而是2000点。
结果这个赌我输了,因为跌回4000点不是“年前”。但我的判断却是对的。中国的股市是一场超级大传销,是一个没有主权、没有战略、没有灵魂的博傻游戏。美国人在1000点建仓,哄抬到6000点抛出,尚需要成本。扣掉这个成本,美国人全部抛光,股市会稳定在2000点。2000点的时候,全部是中国人,再抛就没人要,直接跌倒零,所以没有人肯抛,全部活埋。这就是“稳定在2000点”的理由。
不过国资委这位朋友没有让我请客,因为他听了我的,5000点全退,斩获不少。所以一再跟我说,“客还是他请”。
我提前一年的时间预见了股市的走势,但没有人能听到我的声音。我把我的观点给腾讯、给新浪,不肯发表。给21世纪经济报道,也不发。因为他们都要靠股评吃饭。
实在没有办法,我把文章贴到博客上,大家现在还可以去看,http://blog./s/blog_5155292d01008zj4.html 《美元贬值的奥秘》,署名吴霏,是我写的。访问量到现在只有26次。新浪的编辑与我通了电话,他知道这篇文章的价值,但不用,结果一下就被淹没了。博客中国后来发了我这篇文章,放到首页,结果不久之后,博客中国就倒台了。
凡属不利于美国的声音,领导人听不到。美国人印刷大把的钱,写一篇文章给100万,舆论就控到了他们手里。股市暴跌的时候,达赖喇嘛也收了钱,不失时机地制造动乱,西方媒体附和毁谤中国,杯葛奥运,加上艳照门,一下转移了舆论的关注焦点。当领导人忙于应付政治讹诈的时候,中国的股市损失了12万亿的市值。
股市暴跌之后,媒体一片缄默。再也没有人骂总理是“鸡”了。也不去分析暴跌的原因。而是大力呼吁“救市”。谁来救?美国人把五万亿中国的居民储蓄揣到了口袋里,难道他还会把这个钱吐出来?让股市重上3000点?怎么可能呢?结果汇金公司又听了忽悠,真的“救市”,几千亿人民币投进去,对在5000点套牢的中国股民没有任何意义,却刚好让在1000点建仓的美国人出完最后一批货!
本来,股市和房市都是为了套取中国的居民储蓄,但因为美国人在股市大获成功,成本低而且速度快,所以房市这个抽血机的价值大大降低,这就是房价暴跌的原因。
美国人控制了媒体之后,真的是翻云覆雨,心想事成。
第四,“次贷危机”。宋鸿兵出了一本书叫《货币战争》,把中国去美国投资的项目说成“金融毒垃圾”,宋鸿兵来中国演讲的时候,我没有去,但我一个朋友去了,说宋的演讲“很好”。
但我对这个问题另有看法。美国人要搞掉中国的外汇储备,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格林斯潘是老狐狸,花旗银行、雷曼兄弟,搞金融掠夺是祖传的手艺。这拨人会傻到给一些“没有偿还能力的人”贷款?明明是想搞掉中国的外汇储备,才造出了“次贷危机”这么个词。中国储备美元就错了,再用这个储备去美国投资,是羊入虎口,迟早要把你弄掉的。我们傻乎乎地接受了“次贷”这个词汇,还真的以为是自己的“失误”,才导致了在美国的“投资”损失。
我打一个很浅显的比方,一架飞机撞击世贸大厦,可能是事故。但三架飞机先后撞击,那肯定是恐怖袭击。任何人不需要任何证据,都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同理,一家银行出现“次级贷款”,那可能是经营不善,N家银行同时“次贷”,那就是分钱,那不是经营,更不是经营不善!任何人不需要任何证据,就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
但如此显而易见的事情,因为美国人控制了舆论,却可以瞒天过海。经济学家忽悠,央视整晚的报道,大家就都把责任推到了中国官员的身上。美国人最下*、最无*的“分钱”行动,就这样被掩盖了!
第五,没有全球化就没有经济安全。美国卖出来的东西,一个是水,如可口可乐;一个是迷信,如麦当劳、耐克、潘婷,都是用中国的资源在中国生产,美国人加上自己的迷信,就以高于成本10倍的价格卖给中国人。而中国卖给美国的,却是鞋子、洗衣机、钢铁、煤炭等货真价实的东西。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是水,带走的都是血。
可美国人却还大肆制造舆论,说“没有全球化就没有经济安全”,言下之意,你不搞全球化被我吃掉,我就会让你“不安全”。娃哈哈、汇源果汁等优秀民族品牌的遭遇,仅仅是冰山一角。
三鹿奶粉事件,是中国人自己的错,但外国人借助媒体,将这个事情无限扩大,以至于许多的民族品牌都受连累。舆论杀人,真的是不见血。
第六,要挟人民币重新贬值。当初让人民币升值,是因为美国在中国储备了大量的热钱,只要人民币升值,这些热钱就会分享升值的福利,反套美元逃跑,并洗劫中国的外汇储备。本来人民币升值的福利,是应该由本国人民进口商品来享受的(巨额储备可以买很多东西,价格下跌,进口商对外汇的需求下降,人民币自然升值),但热钱进入流出,比你进口商品要快得多(何况当时美国关闭出口,你根本无法进口),所以升值的福利其实可以由美国热钱独占。这就是“人民币升值”的舆论意图所在。
现在通过“次贷危机”(后来改口叫金融危机),把中国的外汇储备洗劫完了,人民币升值以后对美国人掠夺中国资源不利。为了让中国继续向美国免费出口,必须让人民币重新贬值。美国人突然大面积同时撤走在东莞的订单,造成混乱,要求中国让人民币“贬值”,增加出口退税,以“刺激出口”。
媒体铺天盖地报道失业工人的“悲惨处境”,大有人民币不贬值,共产党立马垮台的架式。这是最典型的通过媒体误导、要挟中国政府。
失业怎么啦?美国就没有失业?如果失业饿死了人,我愿意偿命!如果失业者敢搞暴动威胁共产党的领导,那六六是怎么过来的?共产党连六六都不怕,还怕你失业?
危言耸听,其实都是媒体在兴风作浪。去看看的网站,那是美国人养着的。你敢说不利于美国的事情,它绝对不报道。
中国的免费出口早就应该进行战略转移,要跟俄罗斯、伊拉克等有资源的国家做买卖。绝对不要再上美国人的当。
第七,民主自由是普世价值。民主是一种利益的妥协,需要资源支撑。中国不适用西方式民主,因为没有资源支撑,这是上帝决定的。美国人推销所谓的“普世价值 ”,是别有用心的。说我们国家强大,是因为驴象两党“哥俩好”,你们家穷,是因为你老爸大权独揽,你们几兄弟整垮你老爸,自然就富了。当几兄弟真的去整老爸的时候,美国人就卖武器,给钱,扶植一方,结果呢?你这个家就变成了他的了。这就是美国人的普世价值。墨西哥、阿根廷、菲律宾、巴基斯坦、印度,都是前车之鉴。
所谓的“普世价值”,其实是最大的政治*诈!前苏联垮台的时候,有一幅政治漫画,一只北极熊在学习烹调熊掌,手里拿着美国人设计的菜谱,然后把自己的手和脚一只只剁掉,扔到锅子里去煮。我们现在宣扬美国人的“普世价值”,损害共产党的权威,搞“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让热钱自由出入,成立“外汇投资公司”去搞“金融组合投资”等等,不正是按照美国人设计的菜谱“烹煮自己”吗?!
尤其是“购买美国国债”,用心险恶。美国人绝对不可能安心还债,除非印钞(印钞也会损害美国的信用),否则还债将会严重损害美国的国力,美国人的老大地位将会不保!这可能吗?什么叫“与虎谋皮”?就是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绝对没有指望的!看清了这个逻辑,就知道了美国人预谋搞垮共产党以便“赖帐”的客观必然性。要整垮共产党,还要要挟共产党“购买美国国债”,然后再用这个钱给台湾提供武器,给法**(***叛国,**不如)、给*赖提供支持,去搞舆论误导,搞和平演变。这就是美国人的恶毒之处,要枪毙你,还要逼你出“子弹费”!
三、汇率制度的缺陷是万恶之源
控制媒体是要花钱的。
钱可以印出来,但钱的购买力需要资源的支撑作为依托。
美国人没有资源,但很善于利用别国的资源印钱。
中国的汇率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美国人印刷美元,中国无条件兑换成人民币,相当于中国的印钞主权完全让渡给了美国,美国人可以随意向中国印刷钞票。
这个汇率制度需要改革。
第一,要建立外汇期货市场,理顺汇率机制。
外汇期货市场最大的意义,是进出口的关联互动。出口商得到了一笔外汇,需要换成人民币,给谁?不能给央行,央行没有能力鉴别、实现这个外汇的购买力。只能给进口商,进口商知道这个外汇能买多少东西,值一个什么价格。
进口商用一定外汇能买很多的东西,外汇就涨价,如果买不到东西,外汇就跌价。一旦成交,就达成了进口的行动。如果不能成交,那出口商的外汇就卖不出去,无法再生产,没有进口就会自动抑制出口。
所以外汇期货市场的功能,最重要的,是进出口互动,自动平衡国际收支,达到进出口平衡。其次的功能,才是汇率的决定。长期来说,汇率如同价格一样,是可以通过供求自发决定的。
第二,理顺汇率机制,要求央行及其所控制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能直接入市接受美元。
商业银行接受外汇,你知道这个外汇有多大购买力?亏了你怎么办?你不是搞这个事情的,你怎么知道行情呢?就算知道行情,你怎么去行动,去实现这个购买力?
商业银行接受外汇之后,支付了人民币,如果这个外汇买不到东西,他就得亏损,老板就要破产、跳楼。
但我们的商业银行其实是国家信用,拿了外汇直接找央行的印钞机兑换成人民币,专业术语叫“对冲”。
万恶之源,就出在这里。
央行拿了外汇,同样不能进口,只能变成储备,实现不了购买力,结果授人以柄。巨额储备成了美国人锁定、宰割的对象。
储备的购买力不能实现,进出口的互动失灵,导致了没有回报的出口。若干年来,从中国发一个集装箱到美国,要5000美金的运费,而从美国发过来,不到300美金,因为集装箱都是空的!占中国GDP40%的出口,相当于直接扔进了太平洋!
5000万个集装箱的出口,换回来900吨纸张(1.9万亿美元),中国的外汇储备就是这么来的!
当中投公司埋怨自己的运气不好,投资总是亏损的时候,他们忽略了一个根本的前提,这个外汇储备只能用来进口,是根本不能用来去投资的!
可以用反证法证明这个逻辑。
假如,你投资盈利了,当然,必须是扣除通货膨胀影响以后的真正盈利——你的1.9万亿美元变成了货真价实的2.2万亿美元,意味着,你可以用900吨纸张换回了6000万个集装箱的货物!
这怎么可能呢?
5000万换成900,你已经只剩下一条短裤了,上了大当,你还能让人家把这个当上回来?
天大的笑话。
我把这个道理跟中投说了,不听我的。结果呢?
搞一个“次贷危机”,连短裤也被人家脱掉。
第三,理顺汇率机制,需要对资本项目进行严格管制。能参与外汇交易的,必须是能够鉴别外汇价值的进出口商。除此之外,就是有明确国家战略(花钱意向)的主权基金。美国的对冲基金绝对不能进来搅和,否则理顺汇率机制必定是徒劳。
因为汇率制度的缺陷,导致了巨额顺差和资源流失,再导致美国人铤而走险,让热钱涌入以获取人民币升值的福利,导致热钱的“上门抢劫”和物价飞涨,导致中国的战略产业包括舆论媒体被美国人控制,导致哄抬股市让中国的居民储蓄被活埋,最后导致次贷危机和中国的外汇储备被洗劫一空——所有这些,都是汇率制度缺陷惹的祸!
这个汇率制度要改,建立外汇期货市场理顺汇率机制,央行不再入市接收美元,就算入市,也必须大大拉开汇率的浮动空间,慢慢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不是什么新理论,36年前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瓦解的时候,地球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最后说明一点,在中国的国家主权全面丧失之前,通过改革汇率制度,我们可以获得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让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化腐朽为神奇的机会。但怎么操作,我不能说。说出来就无效了。必须万无一失,才能把刀子插进美国人的心脏。
四、中投公司应该付给我70个亿
美国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每一个环节,我在一年之前就已经洞若观火。
2007年8月23日我向贺国强写了一封《抵御美国经济侵略》的信,信中提到“美国人印刷了中国一半的货币”、“中国经济被美国深度控制”等诸多严重问题,我还提出了“中国应该拉开汇率浮动空间,关门打狗,锁定热钱换石油”——这一在现在看来,依然是唯一可以让中国变被动为主动的绝好对策。
25日晚上贺国强的秘书让国资委王忠明找我谈话,28日胡主席开政治局会,三次提到“金融安全”。
但他们后来没有再来找我。贺国强同志的秘书看懂了我的文章的一半,但我估计他更多地从宋鸿兵那里接受一些观点,所以他们动了金人庆,但对于最关键的汇率制度,却没有动。
8月24日我给吴邦国写了一篇《外汇掉期交易严重威胁金融安全》,文中提到“美国预谋洗劫中国的外汇储备”,这篇文章不久被批示给了国家外汇局。外汇局给了我答复,我马上回信警告他们,“中国的汇率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央行汇率僭越了民间汇率,才导致了巨额无法实现购买力的外汇储备”,“美国人用废纸换财富,不改革汇率制度,外汇储备(注:当时仅有1.3万亿美元)还会继续增长,资源还会继续流失”,“金融组合投资相当于把外汇储备直接扔掉,是疯子”。据说外汇局有四位司长、两位处长在我的文章上批示,但后来又没有了下文。
在此之后,我眼睁睁看着国家外汇储备由1.3万亿增加到1.9万亿,废纸增加6000亿,实体财富也同时流失了6000亿。这个损失无法估量。
2007年9月29日,中国投资公司成立,我向胡锦涛主席写了一篇《论中国投资公司的战略选择》,指出“金融组合投资在理论上行不通”。10月17日,我接到胡锦涛总书记办公室的电话,说我这篇文章被批示给了中投公司。不久后中投公司给我答复,我马上又向他们提交了一篇《透视美国侵略中国的战略路线》,对美国人的战略意图进行了清晰的梳理。
应该说我的文章还是产生了重大的价值,中投公司放慢了“金融组合投资”的步伐,中国的外汇储备避免了全军覆灭的结局,中国的经济也因此没有进入到最坏的状态。
我在那段时间充满了期待,希望中投公司能启用我。当然,这对我个人来说,是“一套富贵”,但我更多是为国家着想。
但我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埋没。
不用我,我无话可说。但中投公司用了我的文章,应该付给我报酬。著作权法有规定。麦肯锡做一个咨询报告,按企业价值的0.5%收费,一个15亿的企业,他收700万。按照这个比例,中投公司1.55万亿,应该付给我70个亿。
其实我很清楚,中投公司不会给我一分钱。中国有个典故,叫“曲突徙薪无恩泽,燋头烂额为上宾”,意思是说,有个人家把木柴堆得离火太近,别人劝他移开,他不听。后来真的起火,来给他救火的人,弄得焦头烂额。事后为了感谢救火的人,他摆了一大桌酒席,但那个劝他“徙薪”的人,却被他忘记了。
所以说,中投不给我钱,一分不给,是我意料之中的。
但我要把这个道理说出来,第一,是要让人知道他们对我的冷落。第二,我希望更多的人能思考一下,国家的管理,赏罚分明是压倒一切的事情。美国人在中国印刷 15万亿人民币,拿百分之一出来,就是1500亿。1500亿开路,什么路子不能打通?胡温没有控制这个赏罚权,所以大权旁落,落入美国人手中,这么下去,这个国家是管理不好的。
Monday, March 30, 2009
Monday, March 23, 2009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IPhone Is an Expensive Drug, Says Russian Mobile Chief
U.S. telecom executives are cautious about speaking their mind when it comes to tech heavyweights like Apple and Google, but not Mikhail Shamolin, president of MTS, Russia’s largest cellphone company.
iphone_E_20090320151459.jpgApple
Giving new meaning to the term “CrackBerry”?
In an interview with Wall Street Journal editorial staff, he said the negotiations to bring the iPhone to Russia last fall were like “the negotiations of a junkie and a narcotics salesman,” because of the pent-up demand for the device.
But “Apple was operating on a take-it-or-leave-it strategy,” he said, resulting in a high price — about $1,000 — that puts it out of reach for many Russians, since operators in the country don’t subsidize handsets.
The largest wireless operators in Russia all offer the iPhone 3G now, but they’ve only sold “a few hundred thousand” units, Mr. Shamolin said, because of the price tag and the dwindling supply of consumer financing amid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Such credit “was one way to sell iPhones and that went away with the crisis,” Mr. Shamolin said.
Apple spokesman Steve Dowling declined to comment.
Mr. Shamolin estimated that users have smuggled about 500,000 iPhones into Russia that were purchased overseas at cheaper rates. Once “unlocked” from carriers in the country where purchases were made, such devices can be used on any operator’s network. Globally, Apple has sold more than 17 million iPhones to date.
He said that unlike some emerging-market operators, such as China Mobile, he isn’t interested in Google’s Android operating system. Google as a potential competitor as MTS builds out its own content and software portal, he said. “We don’t want to give that revenue to Google or Nokia or anyone else who wants to get their hands on it.”
iphone_E_20090320151459.jpgApple
Giving new meaning to the term “CrackBerry”?
In an interview with Wall Street Journal editorial staff, he said the negotiations to bring the iPhone to Russia last fall were like “the negotiations of a junkie and a narcotics salesman,” because of the pent-up demand for the device.
But “Apple was operating on a take-it-or-leave-it strategy,” he said, resulting in a high price — about $1,000 — that puts it out of reach for many Russians, since operators in the country don’t subsidize handsets.
The largest wireless operators in Russia all offer the iPhone 3G now, but they’ve only sold “a few hundred thousand” units, Mr. Shamolin said, because of the price tag and the dwindling supply of consumer financing amid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Such credit “was one way to sell iPhones and that went away with the crisis,” Mr. Shamolin said.
Apple spokesman Steve Dowling declined to comment.
Mr. Shamolin estimated that users have smuggled about 500,000 iPhones into Russia that were purchased overseas at cheaper rates. Once “unlocked” from carriers in the country where purchases were made, such devices can be used on any operator’s network. Globally, Apple has sold more than 17 million iPhones to date.
He said that unlike some emerging-market operators, such as China Mobile, he isn’t interested in Google’s Android operating system. Google as a potential competitor as MTS builds out its own content and software portal, he said. “We don’t want to give that revenue to Google or Nokia or anyone else who wants to get their hands on it.”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China’s Coke Smackdown: It’s Just Business
America or China, which is the better capitalist?
China has now forbidden a Chinese company–China Huiyuan Juice Group–from selling itself to Coca-Col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Antimonopoly Law,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reviewed various aspects of this concentration including: market share and market control, the degree of market concentration, the impact on market access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impact on consumers and other business operators, and the impact of brands on market competition in the juice market. The review was in strict compliance with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views of parties concerned were fully aired during the review process.”
That is in marked contrast to the way the U.S. has handled certain deals involving Chinese companies seeking to acquire U.S. businesses, raising national security concerns in opposing Cnooc’s $18.5 billion proposed acquisition of oil-and-gas concern Unocal (though 70% of Unocal’s energy reserves were in Asia) and the proposed buyout of networking-equipment maker 3Com by Bain Capital, which included a 16% investment in 3Com by China’s Huawei Technologies.
“The now-withdrawn $18.5 billion acquisition bid for Unocal Corp. (UCL) by CNOOC Ltd. (CEO), China’s third-largest oil company and one that is 70% own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encountered a buzz saw of opposition, exposing America’s deep anxiety about China’s rapid emergence as a global economic power,” wrote Laura D’Andrea Tyson at the time.
In the Bain-3Com deal, the U.S. government implied that China may use the deal to spy on the U.S. Then 3Com said its new chief executive, fluent Mandarin speaker Robert Mao, would be based in Beijing, where two-thirds of 3Com’s 6,000 employees already work.
The Huiyuan deal was the first major test of China’s strengthened antimonopoly law, and as the above WSJ article points it, the ruling could have a chilling effect on merger-and-acquisition activity in China, as well as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country generally. It also could complicate efforts by China’s own companies to make overseas acquisitions, an area where China has big ambitions.
Of course, in each of the instances above, the end game was the same, the prevention of a local company’s acquisition by a foreign buyer. Still, it is interesting that the free-trading U.S. raised the protectionist rationale while the putatively communist country couched its objections in business terms.
China has now forbidden a Chinese company–China Huiyuan Juice Group–from selling itself to Coca-Col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Antimonopoly Law,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reviewed various aspects of this concentration including: market share and market control, the degree of market concentration, the impact on market access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impact on consumers and other business operators, and the impact of brands on market competition in the juice market. The review was in strict compliance with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views of parties concerned were fully aired during the review process.”
That is in marked contrast to the way the U.S. has handled certain deals involving Chinese companies seeking to acquire U.S. businesses, raising national security concerns in opposing Cnooc’s $18.5 billion proposed acquisition of oil-and-gas concern Unocal (though 70% of Unocal’s energy reserves were in Asia) and the proposed buyout of networking-equipment maker 3Com by Bain Capital, which included a 16% investment in 3Com by China’s Huawei Technologies.
“The now-withdrawn $18.5 billion acquisition bid for Unocal Corp. (UCL) by CNOOC Ltd. (CEO), China’s third-largest oil company and one that is 70% own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encountered a buzz saw of opposition, exposing America’s deep anxiety about China’s rapid emergence as a global economic power,” wrote Laura D’Andrea Tyson at the time.
In the Bain-3Com deal, the U.S. government implied that China may use the deal to spy on the U.S. Then 3Com said its new chief executive, fluent Mandarin speaker Robert Mao, would be based in Beijing, where two-thirds of 3Com’s 6,000 employees already work.
The Huiyuan deal was the first major test of China’s strengthened antimonopoly law, and as the above WSJ article points it, the ruling could have a chilling effect on merger-and-acquisition activity in China, as well as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country generally. It also could complicate efforts by China’s own companies to make overseas acquisitions, an area where China has big ambitions.
Of course, in each of the instances above, the end game was the same, the prevention of a local company’s acquisition by a foreign buyer. Still, it is interesting that the free-trading U.S. raised the protectionist rationale while the putatively communist country couched its objections in business term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